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2011年7月低發布關于信陽毛尖價格調查分析顯示,和去年相比,今年信陽毛尖價格上漲幅度與往年變化最大,上漲30%左右,上半年信陽產地信陽毛尖產量比去年減少四分之一左右,也是導致信陽毛尖價格突漲的一個因素。
同時,信陽茶葉網調查也發現,不光信陽毛尖產量減少,農資、人工成本等不斷上升,也拉動了茶價上揚。信陽茶農收入也受到部分影響,但因為茶葉價格上漲,茶農收入和去年相比稍微降低,幅度不是很大,但消費者對信陽毛尖價格的反應還是很強烈的。
信陽毛尖都是以春茶為主,夏茶和秋茶很少銷售,而春茶受頭一年天氣影響比較嚴重,2010年天氣寒冷而干燥,降雨少,導致信陽茶樹缺少足夠的水份,延誤了今年春茶抽芽的時間,往年4月底左右明前茶已經上市場,而2011年直到5月12日左右,市場才是少量的信陽毛尖春茶上市。
信陽毛尖產期延遲,主要受年前天氣影響,而雨前茶的產量也同時受到天氣的影響,5月份信陽基本沒怎么下雨,導致第二批抽芽的機會也被老天耽誤,也是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而后的雨后茶不用說,因為長期干旱很多茶樹開始出現枯萎,茶農為了防止整個茶樹枯死,多在5月中旬就把上面枯萎的茶樹頂部剪掉,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產量就因此減少,市場就是這樣,產量少自然價格上漲,但僅僅產量減少還不至于讓信陽毛尖價格上漲百分之三十,去年的物價上漲非常厲害,直接拉動所有產品的價格上漲也是一個原因,雖然沒有直接導致茶葉價格上漲,但人工費的增加對茶農來說也是不小的開支。
記得2011年初,很多茶農找信陽茶葉網讓幫招采茶工,大家知道信陽毛尖特別是浉河港這個原產地,采摘全是手工,因為要求的芽頭非常細致,對采茶工要求高,價格本來就比別的地方給的多,而今年又缺采茶工,一天幾十元如今的市場已經沒有誘惑力,這也是信陽毛尖上半年漲價的原因。
反正社會物價一漲,帶動所有價格都上漲,人工費,伙食費,加工費,肥料費等等不一而就,個個增加了茶農的成本,才是形成信陽毛尖價格上半年上漲大幅度的原因。昨天看一個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的文章里也提到碧螺春茶農算的今年的一比收入帳本,和信陽茶農相差無幾。
其實不光信陽毛尖,比如鐵觀音、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十大名茶都在上漲,信陽毛尖茶葉價格上漲不是單方面的因素,是所有不利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但根據專業研究人士介紹,今年信陽毛尖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是值得肯定的,對消費者來說應該是物有所值吧(信陽茶葉網http://www.s8iq.com提供正宗信陽毛尖和信陽紅茶, 轉載文章請保留網址,避免版權糾紛)。 |